7月14日,广州市宣布正式启动混行试点,将分阶段推进混行试点工作,到2025年完成不同混行环境比例、车路协同不同参与度以及多种新型出行服务的多维度、综合性、大规模城市交通试验。
广州市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促进会揭牌
“真无人”、“真上街”等操作让广州的汽车发展在国内众多城市中独树一帜。从2018年正式启动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示范区建设,到如今推行自动驾驶混行试点,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广州已成为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一片沃土。
日前,工信部电子五所质检中心技术总监、广州市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促进会秘书长胡坚耀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广州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得益于产业政策、产业链布局、智慧城市建设以及创新资源聚集等多方面因素。
总是先人一步的广州,正是中国汽车行业在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上的典型缩影。在“新四化”浪潮的带动下,智能网联汽车已成为产业升级的新牵引力。作为我国汽车产业由大及强的重要机遇,迅速崛起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向全球展现了何为“中国速度”。
新标准、新生态、新技术,助力新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助力车联网产业发展的政策频繁落地,自动驾驶技术也进入成熟导入期,智能网联汽车已然成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竞争制高点。胡坚耀指出,随着汽车与智能交通、低碳出行、智慧能源等领域的紧密结合,可以预见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在“双碳”愿景下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新兴事物的产生,必然需要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确立标准、划定规范。随着国内相关测试示范区/先导区以及试点城市的加速建设,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上积累了大量经验,得以推进相关技术标准的确定。近年来,汽车、通信、智能交通、交通管理领域的标准化组织持续加强合作,有序推进C-V2X标准,LTE-V2X与NR-V2X则各有侧重、相互补充。此外,中国版标准《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的实施,更是为自动驾驶相关法律法规及强制类标准的******提供了有力支撑。在加快国内标准制定的同时,我国在国际标准的话语权上也逐渐形成中国优势。
胡坚耀指出,国内智能网联汽车市场环境开放性较高,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技术与资本实现资源互补,以汽车为中心的新生态圈初步形成,各类市场主体互融共生、分工合作,智能网联汽车及相关细分领域的市场规模也因此不断扩大。以广州为例,广州目前已形成以广汽集团、小鹏汽车、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百度为代表的传统车企、新兴造车企业以及自动驾驶企业打造了良好的智能网联汽车生态体系。此外,广州还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能源以及产业上不断发力,助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融合发展。
胡坚耀强调,我国在新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上的领先优势极大促进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进步。5G通信与道路基础设施方面的叠加优势极大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和智慧城市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从而形成了预商业应用的规模效应。基于单车智能和网联赋能“双轮驱动、协同发展”的战略定位,目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在全球范围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有望再经过10年的发展实现行业“领跑”。
挑战重重,智能网联汽车需踏浪前行
尽管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具备一定先发优势,但胡坚耀指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目前尚在发展之中,我国仍面临较多挑战亟待突破。
智能网联汽车涉及产业链条较长,需要企业具备深厚的技术能力储备,然而我国目前在此方面仍存在“卡脖子”技术,产业链安全风险犹存。“车规级人工智能芯片、车载计算系统、线控执行系统、模拟仿真软件等国内产品和技术起步较晚,‘缺芯少魂’的情况仍然存在,这严重制约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谈及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短板问题时,胡坚耀如是说。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事物,无论是在标准化还是规范化上,均不能完全照搬传统规定,这极有可能限制网联汽车的上路行驶和运输服务。目前,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政策法规、监管制度与标准体系尚处于探索阶段,还需不断完善。胡坚耀表示,广州、深圳等地借助示范区优势,充分发挥了地方政府的创造性,推动了当地智能网联汽车的蓬勃发展。但放眼全国,还尚未形成多元治理体系,缺乏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分级推进的管理机制。
作为一个复杂的跨界交叉系统,智能车辆、车联网和指挥交通三个维度形成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复杂产业生态。依托于智能网联技术,汽车必将由传统的出行工具演变为智慧的“第三空间”,成为各种服务和应用的入口。目前,跨领域、跨行业的融合与协作尚未形成各方合力,这极大阻碍了产业的融合发展、协同并进,不利于智能网联汽车社会生态的形成。
在胡坚耀看来,目前国内缺乏大规模产业应用示范环境,商业模式仍不明朗。受现行相关政策法规约束,智能网联汽车在停车场、港口、矿区等特殊限定应用场景以及城市开放道路、快速路、高速公路等道路测试和应用示范仍需要有所突破。此外,在政策驱动下,当前各地大规模建设信息化道路设施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这反而不利于形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标准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尚未最终形成、“建管用”长效机制未健全的前提下,超前、大规模的建设恐怕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
多点发力、精准施策,在世界立中国标杆
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迭代和进步,技术革命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推动着汽车产业的大变革,智能网联汽车也成为汽车产业下半场竞争的关键所在。站在“十四五”开端,明确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如何走、往哪走显得尤为重要。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首要任务便是在政策上给予其发展的空间。胡坚耀强调,必须修订阻碍自动驾驶创新的法律法规,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如,开展无安全员测试试点;探索面向高速公路场景的车联网直连通信5905-5925MHz频段运营模式;建设协同互补的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应用场景库,推动区域互通互认;形成车联网C-V2X安全认证顶层信任体系。
智能网联汽车若想实现智能化、网联化,就必须与智慧城市的发展并行,更好地实现车路协同。因此,必须聚焦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的融合发展,加强车联网基础设施与5G网络、北斗定位系统的协同部署,提升城市环境下重点区域、重要路口车联网基础设施的覆盖率。
由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独特性,数据管理问题处于颇为重要的地位。针对数据安全,胡坚耀指出,要从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和数据两个“全生命周期”来考虑,建立监管体系和安全管理机制。此外,数据管理还要依托于智能汽车大数据云控基础平台,解决、智能网联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智慧交通产业链不同监管部门、不同应用场景的硬件重复建设导致的数据与信息孤岛问题。
考虑到各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不同,我国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上应当体现多元化,针对各地精准施策。以广州为例,胡坚耀表示,广州目前应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借助示范区的先行优势、大湾区的技术优势和高校的研发优势,推动当地的技术、人才和经验积累。在他看来,构建综合性、立体化的智能网联汽车人才体系尤为关键。当前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必须重视智能网联汽车的人才教育和培训,培养和引进一批世界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人才团队,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专家队伍。
对于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未来,胡坚耀充满信心,在他看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以数据安全、北斗导航、通信、测绘、互联网等方面的技术与管理优势,相信中国品牌智能网联汽车会在将来成为全球的标杆。”
免责声明:
文章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和分享更多信息,仅供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版权归原创作者及其公司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service@lw-expo.com)